台東女兒打造海洋界Dyson,募資被酸「騙錢、沒用啦」,卻獲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示贊助跑車級電池。因為太愛大海,她燒光積蓄也要做,笑說「還好有在買股票。」
去年八月盛夏,在桃園新屋永安漁港附近的中央大學工作站,一群年輕人頂著烈日,圍繞著一台戰車般的機器,汗流浹背。
36歲的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陳思穎,頂著及肩短髮,眼鏡都已起霧了,身上穿的灰色「為湛而戰」 T-shirt,早已濕了又乾、乾了又濕。
這台有著輸送履帶的機器,跟一輛房車差不多大,名為「湛鬥機」,意為「還給海洋湛藍清澈」。它的任務是在港灣搜集垃圾,避免它們流進海裡,要解決困擾全球的海洋垃圾問題。
四個月前,一個瓶子都收不起來
然而,在永安漁港試運行機器一整天,陳思穎跟伙伴不時跳下水調整機器,全身又髒又臭,但機器卻連一個瓶子都收不進來,好幾次總是漂到眼前又流走,讓人不禁為團隊的未來捏把冷汗。
「這是第一代機器,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,」陳思穎說,在實驗階段,失敗是必經的過程。
時間快轉到四個月後。透過群募平台貝殼放大,「為湛而戰 海洋垃圾移除計劃」成功募集到近1500萬。今年第一季將到屏東造船廠,做出第二代機器。他們將委請屏東造船廠打造出更專業的機器,不只把螺旋槳配上轉向馬達,還會加裝GPS,幫機器找到方向跟裝上眼睛。
不僅如此,湛鬥機這群熱血青年的影片,去年夏天還被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看到,獲得台泥旗下能元科技,慷慨贊助價值數十萬元的鋰電池。
「我們提供的是最高階的鋰電池,是可以裝在超跑上的那種喔,」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說,「考慮對環境永續的貢獻,湛鬥機可能會比超跑要來得高,」他開玩笑說。
海洋垃圾問題究竟有多嚴重?
「每年流進大海的垃圾如果疊起來的話,高度超過200棟101大樓欸!」一說到這,陳思穎的語速就變得飛快。
海洋正在死亡,本科系的人卻幾乎都離開了
全球一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垃圾,從陸地排入海洋。也有研究估計,到了2050年,海裡的垃圾整體重量,會比魚還要重。
然而,八成垃圾來自陸地。因此她相信,與其每年大舉淨灘,湛鬥機團隊相信,治標不如治本,如果能在港灣先把垃圾攔截下來,讓它們不要流到海裡,將會事半功倍。
身為一位熱愛海洋的研究員,陳思穎學的並不是機械,是怎麼「誤入歧途」的?
她是台東人,在念台東女中時每天不想上課的時間就去看海,愛上大海的遼闊。一路念的都是海洋學科,在高雄海大念環工系,但老師卻很老實告訴她,最多只能減緩,無法真正改善,這對她的衝擊很大,體會到研究的侷限。
後來到台大海洋科學研究所,她從數字看出海洋正在一點一點邁向死亡,卻束手無策。更慘的是,念海洋的人,幾乎都離開了這個領域,轉行有到金融業的、也有人考公務員,「科學研究不能賺錢,這騙不了人的。」
「有一天,我的理智線就斷掉了!」她形容。四年前,她參加台大創創競賽,看到國外有海洋垃圾吸塵器的新聞,就決定自己開發機器,把手弄髒。
漁民從看衰到一起勸導「別再丟垃圾」
後來不只是手髒了,可說是灰頭土臉。
一開始在基隆八斗子漁港定點試驗。陳思穎發現,夏天垃圾特別多,因為漁工只能待在船上夏天又喝特別多飲料,垃圾多往海裡去。
第一代湛鬥機在八斗子定點服務180個小時,每小時收到的垃圾平均約3公斤。陳思穎形容,港邊的垃圾很多油污和腐臭魚屍,有時候還長蛆,團隊常為了要清理卡在機器上的垃圾,弄得一身黑臭。
「第一代機器根本就是水肥機,」曾是台中花博與台北設計之都執行長,社計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吳漢中,是團隊的業師之一,也曾跟著去八斗子看他們收垃圾。
「可以泡在這麼臭的港邊一整天,我很佩服他們,」他感嘆。
當地漁民怎麼看這群熱血年輕人?「漁民一開始會跟我們說『老師又不在,垃圾根本收不完啦,不要再收了,』後來有人會跟我們一起,還會去跟釣客說,學生收得很辛苦,你們不要再丟垃圾了。」
去年夏天,團隊開始在中央大學臨海工作站進駐,利用假日改造機器,把定點固定的機器改造成比較接近遙控車概念的機器,讓團隊可以遙控操縱。
要打造出一台「海洋界的Dyson」,非常燒錢。陳思穎細數,三年多來,已經花了400多萬,經費來自研華基金會贊助、Keep Walking與青年公益實踐計劃獎金,還包括她自己去貸款以及賣股票的積蓄。
「還好我平常有在買股票,賣了幾張股票,把積蓄都投入開發機器。」
「一開始用繩子拉,現在有遙控已經很好了,」台大機械教授詹魁元笑說。
儘管詹魁元肯定陳思穎團隊的熱情,但也點出困境是缺乏商業模式,但硬體就是要燒錢。他說,世界上有些團隊在做環境污染相關新創,大部分是背後有富爸爸純做公益,沒有後顧之憂。吳漢中也提醒,熱情不能當飯吃。應該找基金會或企業贊助。
儘管如此,這兩位業師都深刻體會到,很多社會企業只說不做,但湛鬥機團隊不只有熱情,更有行動。
這次募資成功,讓團隊從土法煉鋼走向專業。讓他們如虎添翼的,是得到能元科技贊助高階鋰電池。
張安平加入!繩子拉的水肥車,終於變海洋掃地機器人
原來台泥董事長張安平,去年6月就看到湛鬥機的計劃,請團隊去了解機器用的是什麼電池。總經理薛人禎說,他派了團隊過去談了一、兩次,就決定提供最高階、用在千萬等級跑車上的鋰電池,電量相當於6顆Gogoro電池,還有快充功能。
能元科技總經理薛人禎(王建棟攝)
「像是湛鬥機這樣對環境有使命感的團隊,能元可以用好的電池動力幫助他們,在海上發揮更大的力量。假設出去一趟可以收100公斤垃圾,我們的電池可以充放3000次,等於就可以收300公噸垃圾,」他算了一下。
陳思穎也說,有了鋰電池,就可以精密計算出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,電池可以讓湛鬥機跑多遠、蒐集多少垃圾。未來,湛鬥機可能會發展到類似掃地機器人的模式,自動在港灣中收垃圾,屆時會需要更有力、更智慧的電池,能元都可以協助開發。今年6月,新一代湛鬥機預計在大湖公園試驗運行。
募資過程中,酸民批評自然少不了:「又來騙錢」、「沒有用的啦」。但陳思穎早已習以為常,將批評當作動力,繼續勇往直前。
跟酸民對比明顯的,是一群旅美台灣人。陳思穎說,湛鬥機的募資專案,來自國外的捐款比其他專案明顯多。還有旅美台人跟她說,願意幫助湛鬥機去美國設立非營利組織,因為海洋垃圾是國際顯學。
漁港髒臭、機器收不到瓶子、冷言冷語,都讓陳思穎愈挫愈勇。如今募資達標,挑戰才正要開始。(責任編輯:曹凱婷)
天下雜誌 劉光瑩